查看: 59205|回复: 26

[亲情友情] 再续“琴”缘

 
发表于 2022-3-22 10:27:24 | 33人参与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生命就像一列火车,在光阴中轰隆隆一路飞驰,途中会经过许多站台,当列车到站时,总会有人上有人下;朋友就像列车上的旅客,来来去去新旧交替;大部分乘客只能陪你一程,然后远去了背影,在拐角处消失不见,只留给你一段过去。多年以后,有的人留在了回忆里,有的人留在了通讯录上,却极少有人会留在身边陪你到终点。

那些停留过的路口,有人上有人下的站台,却一直残留着过去的温度,令我们频频回顾。

那些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时代,每个站台,每段分离,都可能意味着再也不见的失联。有的人,我们甚至来不及好好告别,就被时光挟裹各奔东西匆匆离散。


那些与我们失联的人啊,从此只能尘封在我们的记忆中。

这一路走来,总有一些根植于心底的人无法忘怀,可以回忆,却难以触摸。


很庆幸,在掌上永新公众号上发的文章帮我在茫茫人海中打捞上了两位杳无音信的小学要好的老同学,续上了一段失联已久的旧日“琴缘”。

有读者在文章评论区里留言,说她的姐姐在找我,并留下联系方式,在看到姓名的刹那间,我的心间涌上了一股暖流。

陈丽琴,这是一个扎根在记忆深处的姓名,经常想起从未忘记。与此同时另一个人的名字也浮现在脑海,左红琴。她俩是我小学时光里,留下深刻记忆的人。

我们是在那个叫做小学毕业的站台上,匆匆离散的。当年我们就读于永新实验小学,记得那个年代,为了提高小升初成绩,小学五年级就要晚自习。我们的教室在操场左边青砖黑瓦的两层楼上,楼板是木制的,上楼下楼学生们噔噔噔的脚步声响彻了校园。

那个时候没有电铃,上下课时间全靠一位看门老人掐着钟点敲响挂在操场大树上的一个铜钟,咚-咚-咚,铜钟的余音缭绕,至今还回旋在儿时的记忆里。


那个年代,小学是五年制的。五年级(1987年)下学期大考小考各种考试层出不穷,记得接连好几次考试,我,陈丽琴,左红琴三个人的排名总是凑巧名列前三。由于我们仨的姓名后面都有个“琴”字,于是班主任夸赞我们是五(2)班“前三琴”,我们三人的关系也比别的同学更亲近,课间和周末经常在一起扎堆。

陈丽琴家住在西门,记得她家门口有个大菜园,进门又有一个大庭院,庭院里有一口私家井,还有左右对称的好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彩电还是属于稀罕物,她家客厅里就赫然摆着一台。木头沙发边沿盖上白色花边防尘布,茶几上还摆着花瓶,所有布置和摆设,既整齐又便捷,既时尚又美观,和自己家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每次去她家里玩,坐在漂亮的客厅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说笑嬉闹,真是一种享受,总是流连忘返舍不得回家。

丽琴家境优渥,漂亮的衣裙,甜甜的笑脸,就像一个小公主,相比之下我就像一个土头土脸的灰姑娘,然而家境的差别对于纯真无邪的少女来说,丝毫影响不到我们的友情。我家住在南街上,离学校只有咫尺之遥,于是在课间,我充分利用时间,带她们跑回家去喝水,有时顺带从家里的瓦罐里拿几个外婆用晒酱姜剩下的酱做的酱圆子,一人一个塞在嘴里边,满口味道地跑回学校上课。

红琴家住在火车站那边的公房,我们三个里面,她更像是一个姐姐一样关照我们。她个子最高,胆子又大,经常骑着自行车,前面横杠上坐着丽琴,后座上搭着我,她这个小司机坐在中间把自行车踩得风快,载着我们往返在她家到学校的路上。


火车站的站台也是我们周末经常嬉戏的地方,春雷滚滚春雨过后,那边的草地上总会一夜之间长出许多雷公屎来,我们三个结伴去捡拾,到最后捡了一大堆,她俩都不要全部给我,带回家去,洗洗干净,母亲用蒜子、姜丝、辣椒把雷公屎炒得香喷喷的,吃出了野菜的美味。

我们仨就在边学习边玩耍中迎来了小升初考试,年少的我们也意识到了即将来临的离愁。红琴提议来搞一次野炊,作为小学生活的美好句点,我们举手赞成。

去丽琴家的菜园子里摘了一大把空心菜,还有几个西红柿,我从家里拿了两个鸭蛋,红琴在她家拿来了铁锅和锅铲,用瓶子装了点油,纸包了些盐,用盆子装了几个碗碟,我们仨兴高采烈地往火车站那边的小山坡出发。

柴火是现成的,附近的小树林捡一些枯枝,找几块砖头搭了个简易灶,坐上铁锅,我负责烧火,丽琴负责择菜,红琴负责炒菜。第一次野炊,没有任何经验,三个人手忙脚乱,盛夏的高温也火上浇油地让我们汗流浃背油光满面。一阵折腾之后,终于炒好了两个菜,西红柿炒蛋,素炒空心菜,把火熄掉之后,我们坐在草地上准备吃饭了,这时候才发现,没有带饭!肚子饿得咕咕响的我们不禁面面相觑,大姐风范的红琴率先发话:“没关系,吃菜也能当饱,多吃点菜一样的。”她往我们碗里分了西红柿炒蛋,我们端着西红柿炒蛋,吃着空心菜,风卷残云一般把战利品全部吃完了。也许是回忆给往事镀了金,时间保鲜着年少的欢乐,从那以后,我总觉得空心菜和西红柿炒蛋,这两个菜,还是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的野炊上,味道最香!

那次野炊以后,我们就算彻底结束了小学阶段的生活了。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红琴在初中毕业以后率先走上社会,(后来听说她早早就结婚了)。我高中毕业以后汇入南下打工的浪潮,丽琴是我们仨读书最多的,她高中毕业以后读了大专。然后我们生活中的交集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彼此杳无音信,不知不觉失去了联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日历翻到了2022年3月,当我在掌上永新公众号文章留言区看到丽琴妹妹的留言后,第一时间加上了她的微信,把我的电话号码告诉她,作为中间人,她马上把我的号码给了丽琴。

当天一个来自广东中山的号码拨通了我的电话,一听声音,还一如年少时那样清脆,就连笑声,还是银铃一般爽朗。

在电话里,我俩互诉这些年彼此的经历,四十多分钟的通话意犹未尽,挂了电话,又接着在微信里聊,深更半夜还在互诉衷肠。

丽琴说去年国庆期间回永新,专门去南街找过我,无奈南街翻天覆地的变化,凭记忆她再也找不出我小时候的住处。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早几年曾经骑电动车去西门想找她,却差点迷路,近年来的城市建设,颠覆了我从前对于她家的定位。


聊到了左红琴,两个人都不知道她的下落。

发了条朋友圈,同届隔壁班的郭民(他也经常在掌上永新上发帖)看到了,热心地帮我多方打听 ,两天后发给我一个微信头像,问我是不是左红琴?点开头像,隔着35年的时光,我一眼认出就是她!


于是赶快加上微信,拨通她的电话,她的声音没有被岁月改变,一如年少那样熟悉。

和丽琴一样,又是热切地互诉分别多年的彼此的近况。这才知道,曾经早婚的她,后来由于生活产生变数,去了佛山多年。

离开永新年久,她的永新话都说得不太顺畅,土话中夹杂着普通话,被我一顿打趣:故土难离,乡音易改。


立马拉了个微信小群,群名就叫做“三琴”。

这是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

打开视频聊天,倾诉现在,回忆年少,一时之间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候,停下来,什么也不说,就那样微笑地看着彼此出现在屏幕中的面孔,亲切感跨越35年的光阴一如从前。当年小女孩稚嫩的面孔,已被岁月刻上了中年妇女的标签,在我们静静相望的片刻,时光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依稀从对方脸上找到了年少的印记。


丽琴说等疫情缓解就去找红琴聚聚,毕竟她俩相隔不是太远。而我只有等她们回老家时再聚了,不过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即使隔了35年,年少时美好的曾经,纯真的友情,打捞起来,就像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不管过去的时间如何流逝,不论今天的你我过着怎样的生活,曾经共有的美好回忆,一直珍藏在内心深处。

感谢掌上永新公众号,让我们再续“琴”缘!

来日方长,相见有时!人到中年,请多珍重!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收起 理由
米豆豆 + 20 好帖!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10:39:16 | 来自: 江西赣州
今天早上刚看到这文章。感觉井冈艺苑的点击量不大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10:44:08 | 来自: 江西赣州
不说你是刘江琴的话我很难理解你的“琴缘”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11:31:31 | 来自: 江西
难得,岁月沧桑,不改初衷。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11:47:06 来自手机 | 来自: 中国
小学同学很单纯,没有夹带其他利益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12:02:50 | 来自: 江西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一别也许就一生。出走半生,还能再续‘琴’缘,实乃幸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3:23:02 来自手机 | 来自: 江西吉安
鹿鸣江恩 发表于 2022-03-22 11:47
小学同学很单纯,没有夹带其他利益关系

历经岁月洗礼,回首往事,还是觉得年少友情最纯真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3:24:33 来自手机 | 来自: 江西吉安
kingluo8888 发表于 2022-03-22 12:02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一别也许就一生。出走半生,还能再续‘琴’缘,实乃幸事!

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的人兜兜转转还能重逢,是缘分未断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3:25:31 来自手机 | 来自: 江西吉安
吴曼 发表于 2022-03-22 11:31
难得,岁月沧桑,不改初衷。

岁月沧桑,少时心未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14:06:12 来自手机 | 来自: 江西南昌
看到你第九段的描述,突然倍感亲切,实验小学,五年级我就在那个两层楼的教室里学习,课间同学追赶就能感觉到楼面的晃动,透过楼面木板间的缝隙就能看到楼下的学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隐私政策|小黑屋|手机版|下载麦地网到手机|吉安麦地网

GMT+8, 2024-4-27 01:34 , Processed in 0.02814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吉安麦地网

麦地网手机客户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